AI Agents 与 Agentic AI(Kubernetes开发者深度指南)
概述:为什么Kubernetes开发者需要关注AI Agents与Agentic AI
人工智能(AI)正在从简单的任务自动化向复杂的自主决策系统演进。作为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的核心编排平台,Kubernetes自然成为部署和运行AI系统的关键环境。但AI系统并非单一形态,其中AI Agents(AI智能体)和Agentic AI(自主AI)是两种架构迥异但容易混淆的模式。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在Kubernetes上设计、部署和扩展智能应用至关重要。
AI Agents可以理解为具有AI功能的单用途微服务,它们通过工具集成和提示工程执行特定任务。而Agentic AI则是由多个AI代理组成的复杂系统,通过编排、持久内存和自主决策能力协同工作,解决复杂问题。这种区别类似于Kubernetes中的单个Pod与完整服务网格之间的差异。
对于容器开发人员来说,AI代理是微服务的自然演进,为各个组件带来了智能。自主AI则代表了下一代分布式系统,其中自主代理协作解决复杂问题。理解这些模式及其在Kubernetes环境中的实现方式,对于构建现代云原生应用程序至关重要。
什么是AI Agents?智能微服务的演进
基本概念与架构
AI Agents是独立的自主软件实体,它们通过工具集成和提示工程来执行特定任务。可以将它们视为具有AI功能的单用途微服务。每个代理处理一项明确定义的职责,例如处理客户查询、重置密码或分析日志。它们使用请求-响应模式运行,并且通常在交互之间保持最小状态。
一个简单的AI代理通常包括一个AI模型和一些运行时逻辑。它还可以与内存存储或工具集成以扩展其功能。例如,代理可能需要记住请求之间的上下文或检索信息以完成其任务。
从架构角度看,AI Agents遵循经典的感知-决策-行动循环:
- 感知(Perception):通过传感器或数据输入接口收集信息
- 决策模块(Decision Module):代理的"大脑",处理输入,通常使用基于规则的系统、决策树或学习策略
- 执行器(Actuators):在环境中执行操作的组件或API
Kubernetes中的AI Agent架构模式
在Kubernetes环境中,AI Agent的部署通常遵循以下模式: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ai-agent
spec:
replicas: 3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ai-agent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ai-agent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agent-core
image: ai-agent-core:latest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8080
env:
- name: MODEL_ENDPOINT
value: "https://api.openai.com/v1/chat/completions"
- name: TOOL_API_ENDPOINT
value: "http://tool-service:8080/api"
- name: vector-db-sidecar # 内存存储sidecar
image: redis-vector:latest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6379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Service
metadata:
name: ai-agent-service
spec:
selector:
app: ai-agent
ports:
- protocol: TCP
port: 80
targetPort: 8080
在这种架构中,代理(在pod中运行)连接到向量数据库(充当其内存),并在需要时通过API调用外部工具服务。向量数据库(内存)类似于sidecar数据库,允许代理存储或检索上下文,很像微服务可能利用缓存或数据库。外部工具服务类似于我们的代理pod依赖的另一个微服务,用于执行特定功能(例如,计算服务)。
AI Agents的类型与特点
根据其智能水平和决策能力,AI Agents可以分为多种类型:
- 简单反射代理(Simple Reflex Agents):直接对刺激做出反应(例如,聊天机器人回答"今天天气怎么样?")
- 基于模型的反射代理(Model-Based Reflex Agents):使用内部状态做出更明智的决策(例如,基于用户日历安排会议)
- 基于目标的代理(Goal-Based Agents):基于实现特定目标做出决策(例如,推荐符合用户偏好的产品)
- 基于效用的代理(Utility-Based Agents):基于效用函数优化行动(例如,选择广告以最大化点击率)
现代AI Agents通常使用大型语言模型(LLMs)如GPT-3和GPT-4,集成了函数调用、检索增强生成(RAG)和基于提示的逻辑。AutoGPT、带有工具的Google Bard和基于ReAct的代理等系统体现了这一代AI Agents,它们将推理与工具执行相结合。
什么是Agentic AI?自主协作的智能系统
基本概念与核心特征
Agentic AI代表了一种更自主、更智能的范式。这些系统具有多个AI代理,它们通过编排、持久内存和自主决策能力协同工作。如果AI代理是微服务,那么自主AI就包含了您的整个部署,包括服务网格和事件驱动架构。
Agentic AI系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子任务,在专业代理之间进行协调,并根据经验调整其策略。它们集成了规划、推理和多步任务执行能力,且需要最少的人工干预。
Agentic AI的核心特征包括:
- 目标导向行为(Goal-directed behavior)
- 长期规划(Long-term planning)
- 自我校正和推理(Self-correction and reasoning)
- 自主性和主动性(Autonomy and initiative)
Agentic AI的架构组件
Agentic AI在基本代理架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几个高级组件:
- 认知协调器(Cognitive Orchestrator):通常是一个高级语言模型,用于解释目标、推理任务并规划行动序列
- 动态工具使用(Dynamic Tool Use):代理可以自主调用外部工具或API(例如,数据库、搜索引擎、代码解释器)作为其问题解决过程的一部分
- 内存和上下文(Memory and Context):与简单代理不同,自主系统维护先前交互的内存,允许它们引用过去的数据并在长期任务中提高一致性
- 规划和元推理(Planning and Meta-Reasoning):Agentic AI可以生成多步计划并在情况变化时即时调整它们,通常使用源自思维链推理的技术
- 多代理编排(Multi-Agent Orchestration):一些自主系统设计为生成或与其他专业子代理协调,从而分配任务并提高效率
Kubernetes中的Agentic AI架构
在Kubernetes环境中,Agentic AI系统通常采用更复杂的部署模式: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planner-agent
spec:
replicas: 2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planner-agent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planner-agent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planner
image: planner-agent:latest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8080
---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worker-agent-a
spec:
replicas: 3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worker-agent-a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worker-agent-a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worker
image: worker-agent-a:latest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8080
---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worker-agent-b
spec:
replicas: 3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worker-agent-b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worker-agent-b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worker
image: worker-agent-b:latest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8080
---
apiVersion: v1
kind: Service
metadata:
name: shared-memory-service
spec:
selector:
app: shared-memory
ports:
- protocol: TCP
port: 6379
targetPort: 6379
在这种架构中,规划器代理接收传入的请求并将其分解为多个部分。它将任务A委托给专门的工作者代理A,后者可能会调用外部工具服务X(可能是微服务API或函数),然后将一些中间结果存储在共享内存存储中。然后,任务B由工作者代理B处理,后者读取代理A存储的内容并可能调用工具服务Y。规划器收集结果并生成最终结果以返回。
从概念上讲,自主AI系统是一个由AI驱动的pod(代理)网络,具有智能编排覆盖,而不是一组孤立的智能服务。这类似于一个动态工作流程,其中规划器充当编排服务或Kubernetes控制器,确保每个步骤(代理)执行其工作。
AI Agents与Agentic AI的核心区别
要真正理解AI Agents和Agentic AI之间的区别,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。以下是它们的关键差异:
自主性与主动性对比
维度 | AI Agents | Agentic AI |
---|---|---|
自主水平 | 反应性 - 执行预定义目标 | 主动性 - 设置、调整和重新优先处理目标 |
目标处理 | 遵循静态的、用户定义的目标 | 生成子目标,动态重新优先排序 |
主动性 | 等待提示或命令 | 可以基于内部推理自主启动行动 |
AI Agents通常是反应性的,它们等待输入然后执行操作。而Agentic AI系统则是主动的,能够自主启动行动基于内部推理和目标。
规划与决策能力对比
维度 | AI Agents | Agentic AI |
---|---|---|
规划能力 | 基于步骤的,通常受规则约束 | 递归的、分层的和自我校正的规划 |
决策机制 | 固定的决策策略或从输入到行动的一步映射 | 高级推理技术,如思维链规划 |
错误恢复 | 需要手动重新运行或人工干预 | 可以检测失败并自主重试或调整策略 |
AI Agents通常缺乏明确的推理过程来解释或证明其行动。而Agentic AI系统则结合了高级推理技术,如思维链规划。这些系统可以生成内部叙述,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可管理的子任务,评估潜在策略,并选择最佳行动方案。
记忆与上下文管理对比
维度 | AI Agents | Agentic AI |
---|---|---|
记忆机制 | 无状态或短期( within a session) | 长期的、上下文式的、跨多个任务的持久记忆 |
状态跟踪 | 可选(如果有的话) | 必需 - 跟踪代理历史、结果和调整 |
RAG使用 | 仅上下文注入 | 上下文+行为修改 |
AI Agents通常在会话之间保持最小状态,或者在交互之间保持最小状态。而Agentic AI系统则维护持久的内存,允许它们引用过去的数据并在长期任务中提高一致性。
协作与系统架构对比
维度 | AI Agents | Agentic AI |
---|---|---|
多代理协作 | 通常孤立运行或单代理模式 | 与其他代理协调以实现分布式目标达成 |
系统架构 | 简单的提示+工具链 | 具有内存、规划器、反射、工具的模块化系统 |
工具使用 | 具有硬编码路径的预定义工具调用 | 根据需要动态选择和排序工具 |
AI Agents通常作为独立实体运行,而Agentic AI系统设计为生成或与其他专业子代理协调,从而分配任务并提高效率。
在Kubernetes中的实现模式
AI Agents的部署模式
在Kubernetes中部署AI Agents时,通常采用以下模式:
- Sidecar模式:AI Agent与内存存储(如向量数据库)并排运行在同一Pod中,使代理能够存储或检索上下文
- 工具服务集成:AI Agent通过API调用外部工具服务,类似于代理pod依赖的另一个微服务
- 最小状态设计:AI Agents通常在交互之间保持最小状态,适合无状态部署
apiVersion: apps/v1
kind: Deployment
metadata:
name: customer-support-agent
spec:
replicas: 3
selector:
matchLabels:
app: customer-support-agent
template:
metadata:
labels:
app: customer-support-agent
spec:
containers:
- name: agent-core
image: support-agent:latest
env:
- name: KNOWLEDGE_BASE_ENDPOINT
value: "http://knowledge-base-service:8080"
- name: SESSION_TIMEOUT
value: "300"
- name: memory-sidecar
image: redis:alpine
ports:
- containerPort: 6379
Agentic AI的编排模式
Agentic AI系统在Kubernetes中需要更复杂的编排模式:
- 多代理协调:多个专业代理协同工作,每个代理处理特定子任务
- 共享内存服务:集群范围内的共享状态(类似于多个服务使用的配置映射或数据库),使代理能够可靠地传递信息
- 智能编排覆盖:规划器代理充当编排服务或Kubernetes控制器,确保每个步骤(代理)执行其工作
apiVersion: argoproj.io/v1alpha1
kind: Workflow
metadata:
name: agentic-ai-workflow
spec:
entrypoint: main-workflow
templates:
- name: main-workflow
steps:
- - name: plan-and-decompose
template: planner-agent
- - name: execute-task-a
template: worker-agent-a
- - name: execute-task-b
template: worker-agent-b
- - name: aggregate-results
template: result-aggregator
- name: planner-agent
container:
image: planner-agent:latest
command: ["python", "/app/plan.py"]
- name: worker-agent-a
container:
image: worker-agent-a:latest
command: ["python", "/app/execute_a.py"]
- name: worker-agent-b
container:
image: worker-agent-b:latest
command: ["python", "/app/execute_b.py"]
- name: result-aggregator
container:
image: aggregator:latest
command: ["python", "/app/aggregate.py"]
服务网格与通信模式
在Agentic AI系统中,代理之间的通信类似于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间通信:
- 通过共享资源通信:代理通过共享资源(内存)或消息传递进行通信,类似于服务使用数据库或事件总线来同步状态
- 服务网格集成:使用Istio或Linkerd等服务网格管理代理之间的通信,提供可观察性、弹性和其他功能
- 事件驱动架构:代理通过事件发布和订阅进行通信,允许松散耦合和可扩展性
工具与框架生态
AI Agents开发框架
多种框架可用于开发AI Agents:
- LangChain:用于开发由语言模型驱动的应用程序的框架,支持链式调用、工具使用和内存管理
- CrewAI:允许为代理分配角色和任务,使它们能够自主工作以实现预定义目标
- ReAct:基于推理和行动的框架,结合了推理和行动以实现更好的决策
Agentic AI开发框架
对于Agentic AI系统,有多种框架支持更复杂的编排:
- AutoGen:支持多个代理之间对话的框架,这些代理可以协同解决任务
- LangGraph:允许创建显式图,其中节点执行LLM模型推理和工具调用,路由可以是预定义的或由LLM决策动态影响
- MetaGPT:将高效代理协调与人类反馈相结合,用于复杂任务解决
Kubernetes原生AI平台
Kagenti等Kubernetes原生平台为部署和编排AI代理提供了框架无关的标准化方法:
apiVersion: kagenti.io/v1alpha1
kind: AIAgent
metadata:
name: research-agent
spec:
framework: langchain
tools:
- name: web-search
endpoint: "http://web-search-service:8080"
- name: data-analysis
endpoint: "http://data-analysis-service:8080"
memory:
enabled: true
type: redis
config:
host: redis-service
port: 6379
scaling:
minReplicas: 2
maxReplicas: 10
targetCPUUtilizationPercentage: 70
Kagenti是一个基于Kubernetes的中间件,提供了一个框架无关、可扩展且安全的平台,用于通过标准化REST API部署和编排AI代理。它包括关键服务,如可信身份、部署、配置、扩展、容错、检查点、代理和工具的发现以及持久性。
安全性与治理考虑
AI Agents的安全考虑
AI Agents通常具有更简单的安全模型:
- API安全:保护代理与工具和服务之间的通信
- 访问控制:确保代理只能访问其任务所需的资源
- 数据隐私:保护代理处理的数据,特别是在受监管的行业中
Agentic AI的安全挑战
Agentic AI系统引入了更复杂的安全考虑:
- 协调漏洞:由于协议不明确或共享上下文不一致,代理之间通信错误
- 涌现行为风险:由于目标不一致或递归任务循环导致的意外系统行为
- 安全与对抗性威胁:一个被攻破的代理可能毒化整个系统
- 治理与可解释性:在分布式系统中难以分配责任或追踪决策起源
Kubernetes中的安全模式
在Kubernetes中部署AI系统时,可以采用多种安全模式:
- 代理和工具授权模式:用动态的SPIRE管理身份替换静态凭据,执行最小权限和持续身份验证
- 安全委托:强制执行令牌交换以在没有过多权限的情况下跨服务传播身份
- 持续验证:确保每一步的身份验证和授权,防止权限升级
apiVersion: authentication.istio.io/v1alpha1
kind: Policy
metadata:
name: ai-agent-authn-policy
spec:
targets:
- name: ai-agent-service
ports:
- number: 8080
peers:
- mtls: {}
originIsOptional: true
principalBinding: USE_ORIGIN
---
apiVersion: config.istio.io/v1alpha2
kind: rule
metadata:
name: ai-agent-access-rule
spec:
match: destination.labels["app"] == "ai-agent"
actions:
- handler: acmebank.authorization
instances:
- acmebank.authorization
实际应用场景
AI Agents的典型应用
AI Agents适用于明确定义的结构化用例:
- 客户支持和企业内部搜索:如Intercom Fin或Notion AI等代理,回答查询并从内部数据库检索知识
- 电子邮件优先级排序和调度:如x.ai和Superhuman等助手,使用日历API分类电子邮件或预订会议
- 个性化推荐和数据报告:如Amazon和Tableau Copilot等系统,使用LLMs从用户行为或结构化数据库生成洞察和建议
Agentic AI的典型应用
Agentic AI更适合复杂和新兴的应用:
- 多代理研究助手:AutoGen和CrewAI代理协作搜索文献、总结发现和撰写研究草稿
- 智能机器人协调:Agentic AI使用任务分解和传感器反馈协调多机器人任务,如果实采摘或无人机交付
- 临床决策支持:协调的代理实时协作处理诊断、患者数据检索和治疗优化
- 自主工作流管理:如AgentVerse和MultiOn等工具,通过代理间合作自动化跨部门的完整业务工作流
行业特定应用
医疗保健行业
应用类型 | AI Agent示例 | Agentic AI示例 |
---|---|---|
患者交互 | 症状检查聊天机器人,遵循分诊流程图并在评分症状后转诊医生 | 目标寻求的虚拟临床医生,根据患者历史调整诊断路径,实时标记异常,并从结果中学习以改进未来的决策树 |
运营管理 | 预约调度代理 | 分析患者反馈、重新定义功能优先级并更新产品路线图的AI PM |
金融科技行业
应用类型 | AI Agent示例 | Agentic AI示例 |
---|---|---|
交易处理 | 使用基于规则的逻辑处理发票或标记异常交易的自动化代理 | 自我改进的欺诈检测系统,适应新兴诈骗模式,与其他代理协作验证金融异常,并随时间重写自己的检测策略 |
资产管理 | 交易标记代理 | 主动标记欺诈并重新分配资产的AI |
DevOps与SRE
应用类型 | AI Agent示例 | Agentic AI示例 |
---|---|---|
部署运维 | 在提示或调度程序触发时运行CI/CD脚本的部署机器人 | 自主可靠性代理,检测异常、处理服务故障、关联根本原因并迭代运行手册 - 同时从先前事件中学习 |
系统监控 | 工具监控助手,在超过阈值时提醒操作员 | 全栈工厂智能代理,预测故障、重新排序库存、重新路由流程流,并基于KPI与其他系统协商决策 |
实施指南:如何选择适合的方案
何时选择AI Agents
在以下情况下选择AI Agents更合适:
- 简单任务自动化:需要自动化重复性工作流时
- 可重复工作流:任务具有明确、可预测的步骤时
- 有限自主性要求:需要人类保持控制和监督时
- 快速上市需求:需要快速原型设计和迭代时
何时选择Agentic AI
在以下情况下选择Agentic AI更合适:
- 演化性、多轮目标:任务开放且需要适应性决策时
- 结果反思:系统必须学习、反思和演化时
- 自主协作:需要制定目标的代理探索解决方案,而不仅仅是执行命令时
- 目标重新优先排序:优先级可能随时间变化,需要动态调整时
开发复杂度对比
方面 | AI Agents | Agentic AI |
---|---|---|
架构 | 简单的提示+工具链 | 具有内存、规划器、反射、工具的模块化系统 |
开发时间 | 快速原型设计和迭代 | 需要前期系统设计和编排逻辑 |
基础设施 | 无状态或短暂会话 | 持久内存存储、规划循环、上下文跟踪器 |
团队技能 | 提示工程、LLM调优 | 系统架构、内存、规划、推理 |
开发团队规模 | 小(1-3名工程师) | 中型到大型跨职能AI团队 |
未来发展趋势
技术演进方向
AI Agents和Agentic AI领域正在快速发展,有几个关键趋势值得关注:
- 自我改进代理:如绝对零推理器(AZR)等自我学习系统,执行基于代码的任务生成、执行和验证,而不依赖外部数据
- 多模态集成:整合视觉、语言和代码以模拟人类级决策过程
- 改进的编排框架:更强大和灵活的框架用于协调多代理系统
Kubernetes生态系统的演进
Kubernetes生态系统正在演进以更好地支持AI工作负载:
- 专门的操作符:用于AI代理部署、扩展和管理的Kubernetes操作符
- 服务网格集成:改进的服务网格支持代理间通信
- 安全身份管理:SPIRE等工具用于AI工作负载的安全身份管理
伦理与社会考虑
随着Agentic AI系统变得更加自主,几个伦理和社会考虑变得重要:
- 自主决策的伦理影响:如何确保自主决策与人类价值观一致
- 自我修改代码的安全风险:如何防止意外行为或恶意利用
- AI推理和行动的透明度:如何使自主系统的决策过程可理解和可审计
- 数据隐私和合规性:如何在自主系统中确保符合数据保护法规
结论:构建未来的智能系统
AI Agents和Agentic AI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两个不同但互补的范式。AI Agents专注于执行明确定义的任务,而Agentic AI则强调自主决策和复杂问题解决。对于Kubernetes开发者来说,理解这些区别至关重要,因为它直接影响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设计、部署和扩展AI系统。
选择AI Agents还是Agentic AI应该基于具体的应用需求、团队技能和长期目标。对于明确定义的任务自动化,AI Agents提供了一种轻量级、成本效益高且高效的解决方案。对于需要适应性决策、长期规划和多步推理的复杂工作流,Agentic AI提供了所需的自主性和智能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我们可能会看到混合架构的出现,结合AI Agents的控制性和Agentic AI的自主性。无论选择哪种路径,清晰的设计和能力上的诚实对于构建可信赖、有效的AI系统都是关键。
对于Kubernetes开发者来说,好消息是熟悉的容器编排模式可以用于部署复杂的AI系统,使每个开发团队都可以使用AI功能。通过利用Kubernetes的原生功能,如部署扩展、服务发现和负载平衡,开发者可以构建健壮且可扩展的AI系统,无论是简单的AI Agents还是复杂的Agentic AI系统。
未来属于那些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技术构建智能、自适应和自主系统的组织,这些系统能够应对现代企业不断增长的复杂性。